消失的市场留不住,不如用古早味来回顾
(文末有互动话题)
来厦门四月有余,对这座海滨城市的好感度居高不下。不仅因为这里海风清凉,天空湛蓝,一年四季都有看不完的红花绿柳;也不仅因为这里天高海阔,华灯璀璨,随手一拍都是带着历史感的画卷。
更是因为这座城市随处可闻的烟火气。避风坞尾的老戏台,常常会有传统的闵戏上演;随处可见的大排档,吵闹与欢笑声声入耳;老楼之间的距离很近,每一条小巷都互相连接,方向对了,怎么走都不会走错;当然还有菜市场,最能让人平静。就连古龙先生都曾经说过,一个人如果走投无路,心一窄想寻短见,就放他去菜市场。
by 网络
说来可惜,老厦门曾有九市,除了八市近些年来发展的越来越好了,其他八大菜市场或不冷不热的经营着,或仅剩一个路牌,而更多的都随着时间流逝而一同消失了。厦门诗人胡明宜先生曾在2016年冬写了一首诗,用寥寥几个字为九大菜市场做了一个永久的纪念。
古城东路是一市,有四大将咧保庇。
溪岸路头倚二市,美仁宫是因厝边。
碧山路内设三市,葱菜齐全红膏蠘。
浮屿走去到四市,开明戏园是标志。
妙香路后有五市,所在细细没几年。
泰山口靠近六市,行无偌远到海墘。
关隘内就是七市,思东大同可来去。
营平路顶的八市,鱼肉鸡鸭满尽是。
定安路走入九市,鱼丸肉丸甲龟鳖。
琴岛龙头的菜市,楼顶设有电影院。
城市变大多街市,以前即阵无法比。
菜市超市加夜市,市民方便心欢喜。
by 网络
第一市场位于古城东路,是厦门建成时间最早的市场,如今已经变成闽台特色食品街,但人气寥寥。
第二市场在美仁宫之南,旧时这里是市区与郊区禾山的分水岭,附近还有汽车公司,非常方便禾山的农民供货,所以自建成后就一直繁荣。但老二市建筑于1990年代末拆除,原址建美仁宫大厦,二市就仅作为一个地名保留了下来。
by 网络
第三市场地处碧山路上,1931年建成后有56间房,比第一市场规模还大,厦门沦陷后被废弃,解放后慢慢恢复到1978年,才稍显繁荣。2007年时,拆除原址建鹭江海景大厦。
第四市场位于浮屿,即思北路口。据历史资料记载,厦门沦陷后,第四菜市场成为日伪指定的“家畜市场”,规定凡在厦门市内销售的牛、猪、羊,都必须在这里统一交易。抗战胜利后,浮屿角一带又成为宰牛场,负责全市牛肉供应。现如今只剩一个孤零零的路牌“第四市场”仍在那里。
by 网络
第五市场处于“厦门人民剧场”背后,处于闹市中心的五市在1941年左右就已经神秘消失,具体原因至今无法考究。
第六市场在泰山路,虽然现在已不继续经营,但六市大楼是厦门现存最完整的民国时期老市场建筑。中山路巴黎春天百货旁边靠轮渡方向的泰山路走到底,抬头就能看到“第六市场”的牌子还在屋顶墙上。
by 网络
第七市场连接思明东路和大同路,由于地理位置优渥,如今仍然是厦门居民买菜的好去处。
第八市场位于开元路与营平路交汇处,是现在厦门当之无愧最红火的菜市场了。早年的八市是龙海讨海人在第一码头一带靠岸后,做海产生意满满聚集形成的市场。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起,这里便是厦门最新鲜、最便宜的海鲜的集散地,卖海鲜的摊贩满满当当地排列在街面上和骑楼下。而现在,不仅有种类齐全的海鲜,还有各种各样的小吃与水果。
by 网络
第九市场在中华城对面,它最后一次出现是《厦门日报》1957年1月15日的报道:《第九市场面貌刷新》,现在已经变成了老虎城美食街,中山路每日络绎不绝的人流量,为这里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与活力。
要是这九大市场现在都还在的话,不知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?我们已无法穿越历史去窥得那些老市场存在时的鼎盛,不如就用一口“古早”味,去品品那时的烟火人间。
插画师@阗真_Naivete
无论是清凉解暑的四果汤、一口赛一口鲜的海产品、浸满汤汁的卤肉饭,还是清甜爽口的应季时蔬、养生又够味的姜母鸭、回味无穷的炸五香,抑或是鲜美Q弹的扁食、甜蜜软糯的花生汤、香气浓郁的沙茶面……这里有太多太多能让人大饱口福的闽菜了。所以一到周末,我就忍不住去各个市场里溜达,有时看看推荐,有时走到哪就在哪吃。
by 网络
四里菜市场
思明区湖滨南路427号
四里沙茶面
湖滨四里14-3号
by 网络
位于湖滨南路427号的四里菜市场,名气可以说是完全由四里沙茶面带起来的。刚来闽南时,我是吃不惯沙茶面的,总觉得汤汁有种奇怪的味道。但四里沙茶面不太一样,它汤头的鲜味是很多店都难以匹敌的,还有满满当当浸在汤里的料,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家的豆腐,嫩到夹的时候必须非常小心,不然一下就碎了。
文塔市场
思明区厦禾路784号
旺进麻辣烫
文塔路100号
by 网络
以前的旺进麻辣烫是存在于市场十几年的小摊,去年终于有了自己的店面。到店门口的时候,浓郁的花生酱与沙茶酱的香味就溢了过来,脚步不由自主地就进去了。再一看那些整整齐齐放在冰柜里的新鲜青菜、藕片、各类丸子、土豆、还有多种可选择的粉和面,怎么能忍得住不来一份呢?
by 网络
松柏菜市场
思明区屿后南里228号
誉满煎包店
by 网络
包子当然要在热乎乎的时候吃啦!一边哈着气,一边把滚烫的馅送进嘴里,誉满煎包店的包子皮薄馅大,料足扎实。而且由于外皮是煎过的,会稍微焦一点边,酥脆与柔软结合的很巧妙。
第七市场
思明区思明东路39号
豆花摊
第七市场入口处
by 网络
作为一个正宗的北方人,我从小到大吃的豆花都是咸的,并且是咸党的死忠派,以前对甜豆花完全不屑一顾。但那天看到菜市场入口处的豆花摊,却鬼使神差地走了过去。白嫩嫩的豆花,在勺子里来回晃着却不会掉,糖水在搪瓷碗底。勺子轻轻一搅,放到嘴里,豆香与清甜让人瞬间满足。就因为它,我变成了一个厚颜无耻的甜咸中立派。
by 网络
阿美芋枣店
大同路348号(近七市)
by 网络
芋枣可以算是我来厦门吃到最惊喜的食物了,芋枣分甜咸两种口味,甜芋枣里面是花生碎和白砂糖,热乎乎的一口下去,砂糖还带着颗粒感。咸芋枣里好料十足,笋干、鸡蛋、韭菜豆干各个都个大料足。阿美家芋枣还超级便宜,无论甜咸,两元一颗。
by 网络
八市
思明区开禾路与担水巷交叉口东100米
亚本麦奶
开禾路 151 号(近八市)
by 网络
亚本麦奶是真正的三代传承,主营花生汤和麦奶。虽然招牌和店面都不太显眼,但是由于其声名远播,所以我还专门跑去尝鲜。麦奶是用大麦、小麦和糖熬煮的,麦子翻炒过的馥郁焦香渗透在浓稠的麦奶里,香气十分醇厚。花生汤料非常足,大颗大颗的花生被炖到软绵绵,这两种饮品甜度都不算太高,食物本身的香味还是很浓厚的。
by 网络
友生风味小吃
厦禾路(营平菜市场入口处靠近开元路)
by 网络
据朋友说,友生风味小吃从1979年就开始营业了,算算已经存在了39年。小小的店面里居然拥有“厦门四绝”,沙茶面、猪脚面、清汤面和厦门卤面,样样都是看家绝活。汤头一直在大锅里熬煮,我作为一个选择困难综合症患者,最后用摇骰子的方式决定吃一碗猪脚面。猪脚是用魔汤提前卤过的,剁成小块,皮比较薄,里面还加了中药,胶原蛋白吃起来一点儿都不腻。
阿杰五香
开禾路111号(开禾路和担水巷交口处)
by 网络
家住石码的舍友每次回来都会带她妈妈炸好的五香条,所以总觉的厦门的五香差点儿意思。但阿杰五香内里是纯瘦肉,洋葱是红葱头。既不会腻,辣味也不会在油炸后消失,配上其他馅料后用豆皮包裹,一炸就香气四溢。
浮屿大同鸭肉粥
小学路 31 号之 18-1
by 网络
一家24小时不会关门的粥店。醉酒的夜晚用来安抚我的胃,下雨的早晨用来平静我的心,鸭汤泡着大米一直在大锅里熬煮,咕噜噜的一下子就勾起人的食欲,一碗热热的粥里加上鸭肉、小肠、油条。豪华套餐一下肚,整个人立马活力满满。
赖厝埕扁食
大元路8号(近鹭江电影院)
by 网络
实名为赖厝埕的鲜虾仁扁食汤和拌面打call!纯手工制作的面片十分弹牙,一碗装有八粒丰腴饱满的鲜虾仁扁食,老板说大骨汤里加入了冬菜,所以格外提鲜,通过半透明状的面皮,可以清楚地看到粉嫩的内馅。芝麻味浓郁的拌面一份加上清清爽爽的扁食,一股脑都吃个底朝天。
by 网络
朱记手撕鸡
开禾路 27 号
by 网络
手撕鸡并不是闽南小吃,但却在厦门风靡了十几年,周围居民早就习惯下班后顺手带一只鸡回去与家人分享。老板说他们家的手撕鸡是用清蒸的三黄鸡做的,拌料里蒜香味很重,其他还有辣椒、香菜、麻油在内的十几种,料足味更足。除此之外,这里还有其他卤料可选,味道也不输于手撕鸡。
阿胖姜水鸭
开元路191号
by 网络
由于鸭肉去湿滋补的特性,一直广受沿海城市的喜爱。阿胖姜水鸭里,无论是主料盐水鸭、熏鸭、鸭杂,还是辅料豆干、腐竹、等各种熟食,都应有尽有,新鲜又美味。而且还有自制蘸料,用来下酒可是再好不过了。
by 网络
钟丽君满煎糕
思明区营平路12-14号
by 网络
当时带着朋友逛八市时,还不知道满煎糕也是一种闽南传统小吃,只见一大块外表并不起眼的糕点放在案几上,就让老板给我们随意切了两块,和朋友分着吃了。烤制后的满煎糕外皮软糯,均匀洒在内里的芝麻和白糖很有颗粒感,花生也很脆。最惊喜的是,凉了之后的满煎糕也超好吃。
by 网络
要说这古早味啊,还真得去菜市场里寻,菜市场里食材最是新鲜,而且许多小店都是几代传承,用不变的口味陪着这迅速更迭的城市。我们无法穿越回过去,但这一种又一种精心制作的吃食,又何尝不是对这老城最好的回顾呢?
资料来源:
1.公众号《厦门手绘地图》之《跟着念完这首诗歌,就能把老厦门的十个菜市场全记住了》作者:最厦门文史文创。
本周互动话题
关于房子之间的人群关系你有哪些发现?
在房子和房子之间,有很多的公共空间,比如说菜市场、凉亭、健身场地等等,人与人之间的很多交往都是在这些地方发生的,在这方面如果你有哪些新的发现和见解,都可以留言与我们互动。
艺术西区 | 原创发布
----------------
欢迎分享
编辑 | 阿 桃
责编 | 板 邪